撒氏曰:
诗者,屎也。人生而食五谷杂粮,孰能无屎?有屎而不如厕,其为屎也,终不排矣。吾屎道也,夫庸知其香臭多少、颜色粲然而后排乎?是故无臭无香,无多无少,屎之所存,“排”之所存也。世人皆知有屎当排,盖诗亦如此矣,夫忧伤喜乐郁积于胸,发而为慨慷,形之若文字,故诗成,而不计其是否达通于俗人之所谓诗之“规格”。诗,盖言志抒情也。
嗟乎!屎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大胆排泄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有屎而排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排屎,禁锢顽童,而教之必通诗为何物而后作诗,是不类于教人必通粪便之大小、形状、气味、色泽而后方能排便?咦嘻,诚不可笑乎?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幼稚顽童之人,不耻相屎。两年墨水耄耋之族,曰屎曰诗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汝等不通诗之规格、律法、平仄。安能作诗?”是类于“尔等不知粪便之成因、成分,安能排屎?”呜呼!诗道之不复可知矣!幼稚顽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新浪网友,年七十,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独拘于诗,学于余。余憾其竟不知诗道,作《诗说》以贻之。
哈哈。。。痛快!
回复删除顶,校友
回复删除在博主那里,排便=作诗.若如此我无话可说....
回复删除想是楼上没有仔细看。。。并不是说便便=作诗。。。。人不知而不愠。。。
回复删除这个比喻比较机灵。
回复删除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这样等同的.便便=作诗它们都是排泄一中东西,不过便便是排物质,而作诗是排情愫..并且两者都不可强为,不能为了作诗而作诗,就像你不能为了占茅坑而去排便一样..呵呵,比喻很粗俗,君子要不耻了....
回复删除呜呼哀哉,小撒气死屎人也!
回复删除不过,既然诗屎同等,屎有道,诗亦有道,小撒对那位老先生的话可别都当耳边风。屎出自肛门,则诗出自大脑;屎缺水则硬,则秘,诗确情则枯,则瘪;屎多水则稀,则泄;诗烂情则腻,则伪;屎由食物通过肠道、胃、直肠层层消化研磨而成,诗由景与情通过大脑运用文字、格律按最佳阅读方式排列组成。诗不讲韵律格式,好比屎不从肛门出,都是很不太正常的事情。不知道小撒拉屎,是宁可按规律从肛门拉出,还是破格式从嘴巴吐出,或是去医院剖肛取出?哈哈……
回复删除呵呵老鱼偷换概念了。诗不讲平仄韵律与屎不从肛门出没有类比性吧?诗不平仄韵律,照样是好诗,但屎不从肛门出就不是“好屎”了。屎必须从肛门出,但诗不一定非要按格式。格式为庸人所设,吾安可被其缚之?当年苏轼写词时,不也是有人评他不谙音乐吗?哈哈
回复删除呵呵,“诗不平仄韵律,照样是好诗”,这句话貌似老鱼在鲁吧里说过的,小撒还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老鱼佩服哦。不过,这句话是针对那些只合平仄格律,却内容空洞无物的诗歌来说的。但如果与那些辞采内容皆好,又合平仄格律的诗相比,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好诗。格律不是为庸人设的,相反,格律是高明人创造,并为高明人所爱用的。但是,既然格律是人创造的,那就不一定非死守不放,所以死守格律不敢有所突破的人才是庸人。文学史上在格律上屡有突破的大诗人不胜枚举,诗歌格律也正是在这些大诗人的不断突破中得到完善。但是,任何突破都是建立在掌握原有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宋人嘲笑东坡写词不谐音乐,但是我们读他的词,有哪一首通篇不合律的吗?东坡不过是在已经熟练掌握了格律的基础之上有所创新,不是完全不受格律所约束,东坡可以说“吾安可被其缚之”,我们连基本的格律都不知道,有什么资格说这样的话呢?当然,在老鱼看来,作为文章诗词,应该质胜于形,内容属于质,格律属于形,内容优先是应该的。但是如果形质兼美,那才算是真正的好文章。如果按小撒所说,诗歌不一定非要格式,为什么你写旧体诗非要七言一句,四句或八句一首。你试试写出句句字数不一,每首五句或七句,看看读起来有多别扭。你可不要说这跟诗歌格式韵律无关,只有平仄押运才是诗歌格式韵律,那老鱼就无话可说了。即便是不讲究平仄的古体诗和杂言诗,也仍有它自己的格式和韵律规律。所以,诗不讲究格式韵律,就不是好诗,好比屎不从肛门出,不能算好屎。虽然不合格式韵律也仍然算是诗歌,但就好比不从肛门出的屎仍叫做屎一样,但不能算是好屎。哈哈……
回复删除老鱼中间一段貌似有理。。。但不管怎么说。。“诗不讲究格式韵律,就不是好诗,好比屎不从肛门出,不能算好屎。”偷换概念。。。一讲内容形式,一讲形成途径。。这是不可类比的。。。
回复删除哈哈老鱼越说越把他自己绕糊涂了。老鱼说:“死守格律不敢有所突破的人才是庸人”,又说:“诗不讲究格式韵律,好比屎不从肛门出”。那么,你是建议诗有所突破呢,还是建议不突破?若是不敢突破,则变为“庸人”,若是突破了,则屎就没从肛门出了——呀,这多么可怕呀。所以建议老鱼还是做“庸人”吧,毕竟它比屎不从肛门出的坏处小得多。一讲内容形式,一讲排泄途径——把不能类比的放在一起,难免就要闹笑话了。
回复删除篡改韩愈同学的文章游戏,老鱼莫强加类比,莫生气。玩笑玩笑。
回复删除呵呵,小撒还是不明白啊,突破不是不要格律,而是不要让格律成为死的格律,是要在遵循基本格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看小撒博客这几篇文章文中的意思可不是要对格律的突破,而是根本就否定格律的,所以老鱼才有此一说。写诗讲究格律,跟对格律敢于突破,可一点也不矛盾啊,小撒理科出身,理应比老鱼更有逻辑能力,怎么也会犯这种笑话呢?比如杜甫,史上公认的格律诗圣手,但同时也是屡屡破律的高手。没见过有人因为杜甫常常破律,就说杜甫不会格律或从不用格律。老鱼是庸人绝对不假,因为有资格对格律作出突破,老鱼的水平差之十万八千里。不过小撒大才,非老鱼所及,若能把这格律参透用熟,然后发现其中漏洞之处,或过于僵死之处,突而破之,是有希望的。但是把完全否定旧体诗歌的格律当作突破,把千百年来创造并遵循诗歌格律的古今诗人都当作庸人,那可不是一般的笑话。当然,老鱼绝对不笑话那些写诗不会格律的人,老鱼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写诗不会格律。但是把诗词文句练到相当水平后,还是应该把格律的功课补上来的好。其实记住格律不难,难得是既要表达好这层意思,又得符合诗词的格律。很多人懒得在这方面下功夫,就否定诗词格律的作用,却不知道,诗词格律是汉语文言诗歌发展的最高形式,是汉语语音特色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除非我们不写文言体诗歌了,只要还写,格律是不会被消灭的,消灭了格律,汉语文言体诗歌也就不再有魅力了。另外,老鱼爱争论,但可不跟别人一般,争到后来相互赌气,老鱼争论时绝对不留情面,但跟生气无关,小撒可不要误解老鱼。相反,谁要是跟老鱼争着争着就生气了,老鱼以后决不再跟他搭腔。关于诗屎类比,不过是顺着小撒改编的文章搞些笑话,小撒又当真了?
回复删除晕,老鱼又来那么长的字,有点千斤拨四两了,呵呵。不值得,在这个“娱乐致死”的时代,说什么诗歌神圣、文字值钱,那不扯淡吗?
回复删除我是有点恶搞韩愈同学的文章了。其实对于一些东西,我越是骂它越是否定它,其实是越是可惜它越是爱它,,,,这种情愫不知有人能理解否,文字是表达不出这种味道的。。。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