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惯”

   
今天就写篇我自己讨厌的“小故事大道理”型的文字。——但和他们的不同。


   


   
前段时间做设计,用的是04年以后的隧道规范,但查索的一些资料上,都还是按之前的老规范做的。比如围岩的分级,老规范上面有“级别”和“类别”的不同,围岩的一二三四五六级,分别对应的是六五四三二一类,这样说吧,比如1级围岩就相当于6类围岩,4级围岩就相当于3类围岩。在很多资料上面,都是用围岩的“类别”进行描述围岩性质的。但新规范把围岩的“类别”给取消了,只采用“级别”的分法。这样,在看资料的时候,就不得不作一个下意识的转变,把老规范上的“类别”全部统一成新规范的“级别”。刚开始做的时候,颇感到有些不便宜,不顺手的。因为大家都是用老规范“惯”了的,这次要改革,有点不习惯。


   
我又想起贡献出以上文字的键盘,我们现在所用的键盘,曾被称为最愚蠢的发明。事情是这样的,当初打字机发明出来的时候,技术上还很幼稚,表现之一就是打字不能过快,否则就会出现“卡键”的故障。老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发明”了现在的键盘布局,将最常用的几个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最大限度的放慢敲键速度以避免“卡键”。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的技术早已能解决“卡键”的问题,而这种一百多年前形成的、以放慢敲键速度为目的的键盘排列方式却延续至今。


   
也曾经有人在上世纪30年代,发明出了更优越的键盘组合布局,在小范围内试用,打字的速度竟提高了近一倍。但可惜,好东西没有好的市场,因为大家早已习惯了“老式键盘”,30年代的先进东西无法推广。因为大家都“惯”了。


   
“习惯”这种东西,只要没有很大的危害,“鞭子不抽到头上”,大概是没谁喜欢变更的吧?由此可见,习惯是多么可怕。不论什么,我们都会永远“惯”下去的。。


 



    
相关阅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 条评论:

  1. 您的作品已被《文学屋》博客首页推荐,“文学屋”由知名青年作家、诗人林萧主持,欢迎回访,同时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本圈!    林萧主持的《潇湘文化报》文艺副刊现正面向全国征集散文、诗歌、小说、随笔,稿酬从优,欢迎回访林萧博客查看详情!

    回复删除
  2. 键盘还有这样一说?长见识了..

    回复删除
  3. 键盘还有这一说?长见识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