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一条关于历史循环论的佐证

   
我爷爷的爷爷活着的时候,“日求三餐,夜求一蜷”而已。这个愿望到了我爸爸这个时候,已经实现了,顿顿能吃上不错的饭菜,有时高兴,还买点肉,喝点儿小酒,家里的房子也绝对够睡的。

 

   
但是我这一代,是一个快餐时代,饭来不及扒上两口就得走,盒饭、打包盛行。天天工作忙得来不及好好地下厨品品自己做出的美味,晚上赶进度加班,弄到一两点睡不成觉。压力又大,即便躺在床上也是失眠。现在也是“日求三餐,夜求一蜷”。唉,可悲呀。又回到了我爷爷的爷爷那个年代了——诸位胸中有点墨水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循环”吧?看来还挺准的。

 

   
撒大做诗曰:“生年不满百,常赚千岁钱。昼短苦夜长,何不通宵赶。”北京老王说:“一张纸是钱——一百块;一沓纸捆一块儿叫一万块。十捆叫十万。一整捆,叫一包——一大包!一整垛——无数万——无数亿。都是钱。都是纸——一座山。都是纸!全是纸。全是钱。特别多。无数垛。数不过来。还是纸,还是钱,人民的币——美金——英镑——澳大利亚元——噢买尬!”(老王这段话特有节奏感、冲击感——撒大注)

 

   
成天忙忙碌碌的人,比如白领,我觉得他们挺可怜的。但他们有精神胜利法——虽然很忙,但很充实,这样人生才有意义。

 

   
——其实人生就是人被生出来了,地球多一分子,宇宙多一尘埃。没啥意义。。。

 

 

 

 

10 条评论:

  1. 红袖添香夜读书卿正欣喜吾欲狂携手相看徘徊处知音鸳侣共徜徉书评天下加精推荐!请回圈子首页查看!请点评我的最新博文,谢谢!放下爱:治疗从心开始破碎红衣《彼岸花》在烟火中雕琢爱情 《送你一度的温暖》

    回复删除
  2. 奉先元霸何足畏2008年5月5日 04:01

    你爷爷的爷爷本质追求其实和你是一样的,都不过是以下这4个字:食色性也。

    回复删除
  3. 奉先元霸何足畏2008年5月5日 04:03

    “知音鸳侣共徜徉”赶快出书吧,赵本山都说了:村头厕所又没纸啦!

    回复删除
  4. 不同意二楼观点。有些人食色皆有,可他们依然不停追求,忙得不可开交。其实我们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物质和精神都过剩的时代,只有这样了。尽管这物质,实在不能慰藉我们什么;这精神,实在是肤浅的精神。。

    回复删除
  5. 问好朋友,祝五一、五四节日快乐!  您的作品已被《文学屋》博客圈首页推荐,“文学屋”由广东《亲子周报》主编,知名青年作家、诗人林萧主持,欢迎回访交流!同时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本圈!  著名诗人舒婷日前为林萧题词勉励,欢迎回访!

    回复删除
  6. 奉先元霸何足畏2008年5月6日 08:05

    现在的中国人喜欢把人性等同于“人欲”,喜欢把释放“人欲”称为释放人性。在他们看来,“存天理,灭人欲”,简直是历史上最“扼杀人性”的谬论,是要被打倒再踏上一万只脚令其永世不得翻身地。是啊,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和谐”社会,谁也不能阻碍你“释放人性”,但是,请不要忘记,你无视道德,不代表没有道德;你无视人性,也不代表没有人性。你唯一可以选择的,只不过是做人的权利,和不做人的权利。呵呵,真实的人性是什么?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它就是“天理”。

    回复删除
  7. 奉先元霸何足畏2008年5月7日 05:07

    只有乌鸦,才盼望天下都和自己一样黑。

    回复删除
  8. 感觉奉先太天真了,又感觉奉先像朱熹。何谓“天理”?李贽曰,饮食男女,即天理。

    回复删除
  9. 呵呵朱熹是假卫道士而已,看看《坦陀罗》(印度哲学和佛教、心理学的经典之著),就明白。做不做真正的自己是你的事,但是要明白大部分人是怎么一回事。在中国的国情当中,又红又专,只能让很多人学会了虚伪和掩饰。除非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本质,自己开始尊重自己,才能达到理想主义中的美德,那就是自觉的修行。而一般人是无法超越自己本能的很多局限性的,所以,宽容地看待一切吧,要做的,是自己的救赎,怎样在这个世界更充实和健康。

    回复删除
  10. 奉先元霸何足畏2008年5月8日 05:19

    李贽说,妓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行业。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