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意见:
1.从小说的角度,展现贾宝玉爱和女孩子混在一起瞎闹,表现贾宝玉对女孩有种近乎崇拜的爱,连化妆品也不例外。而且这样写,宝玉的小儿女情态跃然纸上。
2.索隐派认为,“宝玉”者,玉玺也;“胭脂”者,印泥也。其为皇帝之象征。
个人意见:
1.无疑,胭脂既无营养,口味也不好,所以作者(曹雪芹)心理变态。
2.贾宝玉借名气代言一家胭脂的广告。
3.贾府虽为富豪,但饭食也定量、定样。长久以来,必定吃腻,所以宝玉想换换口味。
4.贾宝玉很胖,贾母、王夫人等出于贾府形象考虑,严格控制宝玉饮食。饿,所以吃胭脂。
5.贾宝玉本不想吃,但丫鬟、小姐都捉弄他玩,告诉他女孩子喜欢爱吃胭脂的男人。
6.胭脂为特制,里面有滋补成分。吃一样补五样。对人体极有好处。自从吃了胭脂,腰不酸了腿不痛了, 连逛大观园也有劲儿了。
7.贾宝玉想用此不合常理的举动在“贵族圈”里进行炒作。
8.贾宝玉装疯卖傻,假装爱吃胭脂,目的为了亲近女孩子,顺便占便宜。
9.贾宝玉本是女儿身,但为了家族利益,对外宣称是男孩。女儿有爱美爱胭脂的本性,贾宝玉吃胭脂是 对长期被压抑的释放。
10.那不是胭脂,是一种近似胭脂的国外进贡来的美味食物,很稀罕。丫鬟捞不着,所以偷,混作胭脂。 贾宝玉此举乃检查丫鬟有无偷窃行为。
11.……
上篇说到扯淡,这篇你就在扯淡了,不过蛮有意思的.
回复删除你纯属他妈的扯淡!!
回复删除上面那位是病句,他妈是指谁,撒大在扯淡,但是他母亲肯定没在扯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问题。一笑了之,楼上的也太较真了~~~
回复删除嘿嘿。。
回复删除